不过主教练耿向志心知肚明:中青队对于三二混合联防的运用远远比不上阿根廷队,拷贝也只是拷贝了外表部分,球场上中青队的“三二混合联防”
只是投机取巧的产物。
从耿向志接受国青队到率队参加世青赛前后不过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一个月时间内用新的战术将一盘散沙捏合成一支具备八强实力的球队显然太仓促了。
即使是耿向志也没有办法做到完美无缺。
一个月的时间内全部用来演练新进攻战术都不够,奢望中青队攻守均衡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务实的做法是七分进攻、三分防守,而耿向志也就是这样做的。
但即使只有三分防守耿向志也会力图做得最好。
中国篮球传统的区域联防自然不能丢弃,但对阵世界强队的时候中青队也总得预备个救命稻草吧?仔细考察阵容中的五名球员后,“三二混合联防”
便出炉了。
五人中,司马神机和李正是剑勒队的搭档配合起来自然没有问题,而李长庚和司马神机更是天生的搭档,一段时间的时间完全没有影响他们的配合。
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李长庚、李正这对后场组合培养出足够的默契。
有了这些基础后,耿向志开始演练防守战术。
以默契弥补技战术的不足,中青队竟然也捣鼓出了“三二混合联防”
。
对阵土耳其的时候小试牛刀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其后对阵安哥拉、澳大利亚的、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这套防守战术却一直给雪藏起来了。
到如今,中青队的“三二混合联防”
是第二次亮相,显然已经再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有这么坚强的防守为什么到现在才使出来?”
如果有人这样当面质疑,当事人耿向志会有什么反应?苦笑,无言!
难道要他告诉别人:这只可以用来救急,多用几次便不灵光了。
多用几次便不灵光,这自然是说其中存在着很大的破绽。
而球场上阿根廷队的教练显然还没有找到这些破绽。
阿根廷队内线球员传球虽然不错,但是高度上和宋刘铭、李振华相比并不占优势,外线的后卫球员显然缺少李长庚那样李长庚横溢的超级后卫,相比教而言外线的三分球才是他们的优势。
综合这些因素过后,阿根廷当然会选择以远投三分来瓦解中青队的“三二混合联防”
。
而这也没有超出耿向志的预计,他甚至根本就是在期待着阿根廷队这样的反应。
一次三分不中,中青队抢下篮板,球传到李长庚手中,交叉步运球、脚下加速突破、背后击地传球,球传到司马神机手中,空档中司马神机投篮不中篮下跟进的宋刘铭直接将弹出的篮球抹进篮筐。
分差缩小到五分。
阿根廷外线再次三分,“唰!”
应声入网,球进。
分差变成八分!
……
中青队这边李长庚继续强横霸道的突破,能突破绝对不传球、能自己得分绝对不助攻、能灌篮绝对不上篮,阻挡在他进攻道路前的对手无论是谁,踏平踩扁,篮球穿过对方的胯下刺破他们的防守,越过对方的头顶飞入阿根廷队的篮筐。
温文尔雅的翩翩少年这一刻彻底变身成野蛮斗士。
内线宋刘铭、李振华,左右司马神机、李正主动的牵扯开对手拉开距离,给他留下足够的进攻空档。
中青队在李长庚的带领下如同一两开足了马力的战车威风凛凛、无坚不摧。
而阿根廷队一时间还没有找到突破中青队包夹的有效方法,内线也因此打不开,进攻的手段剩下外线三分。
在中青队不断的协防补位下阿根廷队没有可能像第三节摆好姿势从从容容的出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